1、造價管理混亂,安裝不規范
除此之外,一些施工企業在對工程項目進行決算時,故意通過擴大定額工程量的評定手段來提高子項目的套價。在安裝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,有些施工企業甚至購買價格高昂但質量低下的產品,這樣不僅增加了工程的安裝造價,同時還給工程質量帶來了很多隱患。
由于施工單位的技術水平低,以及造價管理不規范,甚至有些施工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違規簽訂合同,從而導斂工程造價遠遠超過項目的預算。
2、管理水平落后,工程設計不科學
首先,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,大多數企業的管理觀念還比較傳統。跟不上信息化管理的步伐,導致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獲取渠道單一、處理不及時以及分類不合理等,無法體現市場的需求。
另外,工程的設計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造價,一些設計人員往往受自身利益的影響而為用戶推薦指定的施工單位,甚至工程設計方案未經過嚴格的論證與會審。這樣將會導致工程結束后的工作量統計不準確。
3、設計不夠規范,缺乏協調配合
我國自改革開改以來,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,各種型號規格的機電產品琳瑯滿目,國家很難對產品的型號作統一的規定。因此,對各種機電設備材料的型號和規格參數進行設計標明顯得十分重要,這是施工單化進行機電設備材料采購的重要依據。
然而,當前許多機電設備材料的型號及廠家產品編號設計部不夠規范,往往造成設計標注不清而引起訂貨錯誤,必須重新采購或更換。目前,許多施工圖只在電氣圖中有防雷接地圖,并只是簡略地標注和說明而已,在建筑施工圖中沒有相關的詳細說明和標注。